查看原文
其他

跨国药企,大动作!

深圳商报 2024-07-07


2月22日晚间,亘喜生物科技集团(纳斯达克股票代码:GRCL;下称“亘喜生物”) 宣布,正式并入阿斯利康集团。

由此,亘喜生物也成为国内首家被全球TOP10大药企收购的生物科技公司(Biotech)。通过此次收购,阿斯利康将亘喜生物的GC012F CAR-T细胞疗法正式收入囊中。之后,亘喜生物将作为阿斯利康全资子公司继续在中国及美国运营。
第一个被MNC全盘收购的中国Biotech
根据亘喜生物公告,亘喜生物、AstraZeneca Treasury Limited(“母公司”)和Grey Wolf Merger Sub(“合并子公司”)依照其在2023年12月23日签订的相关协议和合并计划中的条款和条件完成了此次合并。
合并完成后,亘喜生物不再是一家上市公司,而成为母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在公告中,亘喜生物宣布已提交相关申请,自2024年2月22日(纽约时间)起暂停其在纳斯达克的ADSs交易。
亘喜生物成立于2017年,是中国当前专注于CAR-T疗法(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免疫疗法)的创新药企之一。
公司的核心技术平台主要是FasTCAR,这是其在2017年推出的一款开创性的次日生产自体CAR-T细胞技术平台。FasTCAR平台可将细胞生产周期由传统的数周时间大幅加速至次日完成,有望显著缩短患者等待期,并降低疾病进展恶化的风险。更重要的是,与传统CAR-T工艺制备的细胞相比,得益于FasTCAR-T细胞表型更年轻,使其具备了更好的体内扩增以及更有效的肿瘤杀伤能力。
亘喜生物正在开展FasTCAR-T GC012F的多项临床研究,适应症覆盖多种血液肿瘤和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已在美国启动了一项评估GC012F治疗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RRMM)的1b/2期IND临床试验,在中国也即将启动同适应症的1/2期IND临床试验。此外,美国FDA与中国NMPA已经先后分别批准了GC012F针对难治性系统性红斑狼疮(rSLE)的IND申请。同时,一项针对同适应症的由研究者发起的临床试验也已启动。
为什么是亘喜生物?
事实上,去年12月底,阿斯利康就已宣布了与亘喜生物达成协议,以约12亿美元(超85亿元人民币)的总价格收购后者。
这一交易价格,较之亘喜生物在2023年12月22日的收盘价溢价86%。当天消息传出后,亘喜生物美股涨8.38%。
早在2022年,亘喜生物创始人曹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透露,亘喜生物从创立之初就具备“国际化”基因,其研发策略乃至市场定位一直都是同步放眼国内国外,也在研发中心、生产基地及设施领域上实现了中美双布局。公司的立项逻辑是:不会“为了创新而创新”,重在切实解决具体问题。同时,亘喜生物的差异化生产工艺,能够为公司降低生产成本。
对亘喜生物的收购,被业内视为是阿斯利康进一步加强和扩展CAR-T细胞疗法管线的举措,同时也表明了其对亘喜生物产品与技术的认可。这一系列的并购行动显示了阿斯利康在不同领域寻求创新并加强其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市场地位。
国内产业并购趋势毋庸置疑
近几年,卫材、阿斯利康、罗氏、GSK、赛诺菲、默沙东等数家MNC在中国市场频繁活跃。这与国内Biotech发展迅猛、创新质量不断提升有很大关系。有行业人士对记者分析称,几乎超90%的中国创新药企,其创始人都在医药领域具有丰富的科研和工业化积累,很多科学家创始人甚至是连续创业者。
工程师红利,更成为不少MNC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生物医药产业的“含博率”之高,助其成为了“学霸行业”。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中国有全球效率领先的CXO服务,形成了行业的人才链和产业链的基础。
而对于国内的大药企来说,对于Biotech的并购都在酝酿中。
多家传统大型药企高层在与记者的沟通中都不同程度地袒露出其对Biotech的渴望,但大家也普遍承认,对于标的价值、收购节点等,均是传统药企较难“把握”的。并购之后的整合问题也会对企业形成更大的挑战。



来源 上海证券报编辑 吴怡漪  责编 朱峰 校审 孙世建
监制 陈志文

等你来pick→


深夜重磅!巴菲特第46封致股东信来了,接班人也定了

年终奖推迟发放?哪吒汽车CEO回应

昆明最新通报!

中国足协:坚决防范打击假赌黑!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